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就此做了具体解读。
来源中国政府网
量身定制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模式 优化完善准入条件
交通运输新业态近几年发展迅速,每天网约车的订单量是2000万单,按照一辆车平均搭载1.5人来测算,相当于网约车一天要解决近3000万人的出行,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交通运输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为民众解决了出行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在会议上答记者问时提到,新业态需要量身定制监管方式,坚持“乘客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包容审慎”的发展原则,结合平台经济“一点接入,全网运行”的特点,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制度。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来源中国网)
进一步优化网约车准入条件,全面评估网约车政策的落实情况,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为平台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新老业态融合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统筹平衡新老业态的关系,寻求最大公约数。
网约车格局悄然生变 多地准入门槛出现松动
网约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不少治理难题。网约车合法化后,各地纷纷发布严苛的管理细则,但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又成了新的课题。近一年来,网约车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多地严苛的网约车准入门槛露出松动迹象。
黑龙江省大庆市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根据城市和百姓出行的特点,为解决城市运力不足,大庆市正式从为网约车办理营运证,改为对网约车进行备案登记,该项举措基于城市交通特点,有助于网约车业态的真正规范化和有效监管。
大庆市区(来源网络)
8月7日,柳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发布的网约车新政解除了绑定车主和从业者关系的链条,今后柳州市民可以只投资买车但不亲自从事网约车运营,只要车辆和驾驶人都有证,并且接入合法网约车平台,那么即使驾驶人不是车主本人,也可以从事经营活动。同时,“车证”可以跟着车走,和车主的变更没有关系了。
除了大庆、柳州等城市的网约车政策,深圳、贵阳、福州、三亚等城市在修订细则时对司机办证、车辆准入方面的门槛都有所降低。各城市因城施策的管理模式,正式体现了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
行业不断优化 司机点点定制服务实现个性化发展
网约车已经合法化三周年了,既满足了民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也为众多的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行业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进步,众多城市按照当地出行特点发布了针对性的政策细则,交通运输部曾强调,各地应“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改革实施方案和细则”。
全国各地运营商签约华格科技(来源华格)
不仅是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网约车平台入驻不同城市实现差异化的功能设置,对于平台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司机点点平台进入出行行业之后,一直坚持创新差异化的发展模式。针对合作的城市运营商,司机点点提供给运营商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运营商可以根据当地运营情况,选择开通司机点点平台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
根据当地运营情况,城市运营商提出的定制化服务的需求,司机点点将负责软件的开发测试和上线服务,运营更加灵活,给城市运营商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